石雕佛像须弥座组成

发布日期:2019-12-06
中国的石雕佛像一般放置于莲花座之上,在莲花座之下,有造型独特的叠层式底座,这个被称为须弥座,也有人称之为金刚座。这两种名字的来历各有含义:须弥,为古印度佛经翻译而来,佛经中,须弥山对应的是高大的雪山,佛教中人,称之为圣山,他们认为,有强大佛法的事物都应该被供奉于最高的山峰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佛的高贵,以及人们对佛的敬仰和尊崇。为了实现这样的宏愿,人们建造须弥座,代表须弥山,用于放置佛像。至于金刚座,来源于佛像姿势,全跌坐坐姿的佛像非常适合摆放在须弥座上,这种坐姿称为金刚坐,久而久之,人们称其为金刚坐佛像的底座,简称金刚座。

石雕如来佛祖

石雕如来佛祖

须弥座常用材料为石料,砌砖与木料进行雕刻,但石料对应高山更为合理,故较为常见,而砖次之,木最少,其缘由还间杂砖,石厚重感强于木、木易腐等。须弥座是带有雕刻花纹和脚线的基座组成的台座,我们把所有一层层的台座称之为涩,把一层层的台座叠起来的过程,成为叠涩。所以,中国古人对须弥台的称呼是叠涩台,但过于拗口,且违背佛教原意,未能流传下来。

石雕须弥座最早出现在我国北魏时期,在山西的云冈石窟,就有上下涩突出,中间束腰的三层结构的台座,这是中国最早须弥座的雏形,雕纹为当时佛教图案,上为椭圆形制式排列图案,下为立体效果极强的图案或文字组成长队列。这样的制式一直延续到唐朝,入唐以后,须弥座的叠涩层数开始增加,并且束腰部分高度增加,高度增加的同时,束腰被分段,自此以后,叠涩和束腰呈现七个组成结构。从下往上数,分别为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

青石三面观音雕像

青石三面观音雕像

土衬,是整个底座最下方的石块,土衬结构简单,把厚石板切割成多边形(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皆为为常见形状),表面不做加工,起到增加底座高度,并且起到承受上部压力的作用,故较为宽大,用于分担压力,减小压强。土衬除了以上作用,还可以保护须弥座的圭角部分(防止长期与土壤接触变色与老化)。

圭角,常见为四边形,六边形制式,圭角在中国建筑中,实际扮演的是“龟脚”,圭角在每个转角都有极短的脚,中间部分镂空,如同站起来的乌龟,只不过顶部是平的。在圭角周边图案选择上,如意祥云,金线勾纹,中式花窗格等图案较为常见。

石雕观音滴水像

石雕观音滴水像

上下枋,两者为对称,不论在大小,造型,纹路上,都较为一致,雕刻的图案可选云纹,龙纹,花纹,中式线条纹路,卍字决,波浪纹,群山纹,凤凰纹,妖兽纹等等。图案选择以景,古,奇,艺,寓五个方面考虑。上下枋也可根据情况变换为以中间束腰为中心对称点,二者成倒影效果。

上下枭,这个部位造型相对固定,为莲花花瓣排列而成的莲花纹,此纹路绕上下枭各一圈。虽然同为莲花纹,但是莲花纹的层数会有所差异,分为单层莲花纹,双层莲花纹和三层莲花纹,最后一种极为少见。上下枭的莲花纹花瓣也的不一样,下枭莲花朝下,上枭花瓣朝上。

束腰,束腰部分因长期的改动,高度的变化带了了结构和图案的丰富。结构方面,以四面,六面,八面为主流造型。在图案的选择上,并蒂莲,倒三角,荷花,佛像,狮子,麒麟等等,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艺术图形。束腰是整个须弥座艺术核心部分,此处图案结合上方的佛像或是佛教物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大型四面观音石雕像

大型四面观音石雕像

除了传统的结构,须弥座在近现代变化极为丰富,特别是石塔所用须弥座,在层结构方面,从下到束腰依次缩小,从束腰到上,依次增大,涩层有的多达二十多层结构,层层图案精心配搭,美观大气,精妙绝伦。束腰部分,在转角处分离图案,让结构层次感更加丰富,并在结构方面,由传统的“工”字型,慢慢转变成“圭”与倒“圭”制式。

在雕刻方面,须弥座整体采用四种雕刻手法来完成,第一种,浅沉雕,为线条雕刻纹路,多用于简单的纹路刻写,文字刻写,经文符号刻写,常用于上下枋。第二种,深沉雕,深沉雕为图案内嵌方式,常用于束腰部分的图案,以凹陷的视觉效果呈现。第三种,浅浮雕,浅浮雕用于束腰,上下枋,用于雕刻出浅纹路的花纹,兽纹等,为浮出效果,但深度不超过5毫米。第四种,深浮雕,上下枋,上下枭,束腰部分皆可使用,莲花纹为深浮雕。石雕工艺为图案,画面,书法,立体视觉效果的加工,越是复杂的雕刻,须弥座越精致。

石雕释迦牟尼佛

石雕释迦牟尼佛

须弥座虽然是佛教中的圣物,随着佛教深入人心,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多有用到。特别是明清时期,须弥台用于紫禁城各大殿的建造,民间掀起了一股流行风,在府邸门楼、佛像、石塔、石经幢、石狮子、神龛、龙柱、牌坊、戏台及其它尊贵建筑物上都会使用到须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