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嘉定有一座万佛塔,极具艺术魄力

发布日期:2020-01-15
在上海嘉定,这里有座孔庙,是南方地区最具历史的孔庙,也是上海地区最具古旧历史的孔庙了,在这座孔庙前有一方活水,取名汇龙潭,此潭水为工人开凿,于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凿成,在修建此潭的时候,把五条如同蜿蜒的龙的小河的水汇集于此,并且在另外一侧修建一条河流,让水流入大河,这五条小河形状非常像蜿蜒的蛇,但是古人对蛇颇为忌讳,故用龙来替代,所以此地称之为五龙潭,也称为汇龙潭。

在潭水之侧有一座公园,公园把整个汇龙潭囊括在它的范围中,绿水碧波,幽静而清凉,夏天到此,清风徐来,避暑的极佳选择。

在公园之中有一座石塔,取名万佛塔,这座石塔为宋朝时期的佛塔,最早的时候并不是立于此地,而是在嘉定的石塔寺内,石塔寺因年久失修,加上战乱与人祸,慢慢的荒废了,唯一一座石佛塔得以保留下来,在1982年的时候,石塔经过修复,然后移到了汇龙潭公园碑面的小园里面。此地梅花遍地,绿竹垂柳,姹紫嫣红,又葱葱郁郁,这里的绿植包括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精华,每一个季节都可以感受不同的自然风光,加上古朴的石塔的迁入,让整个园子多了一份古朴之色,又多了一份佛教的庄严与肃穆。

嘉定万佛塔极具中式建筑的艺术魅力,在建筑体系方面,独树一帜,在中国,这样的古佛塔并不多见,但是对日后的佛塔影响是非常重大的,据了解,这是典型宋代佛塔造型,只是在造型方面多有设计,次佛塔为六层方形石块结构,高约4米,加上底座,整个作品高4.3米,算是小型石佛塔。

万佛塔总共分为六个部分,下面我们分别了解一下:
第一个部分是下面三层石板底座,皆为正方形厚石板,其中底部最为宽敞,中部次之,上部底座最小,石板层层叠涩,为增大底部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之举,据说下方石板本不存在,只是1982年迁移的时候,在下方增加两块石板,让石塔结构更加稳定。

第二部分为圭角部分,圭角在底板之上,于上方的底板为同样的面积,圭角部分有浅雕纹路,因为年代久远, 已经看不清楚纹路的详细图案了。

第三部分为下面的正方形石块,石块的四面都雕刻一座佛像,采用的是沉雕工艺,佛像凹陷与石块内部,仿佛佛就在此修行一般,这里的佛像采用的是坐姿造型,和上方的站姿造型形成对比,因为没有详细的说明,这些佛像应该为四方佛,其实四方佛也称为五方佛,五方佛的中间为释迦摩尼佛,一般不雕刻,但是这座佛塔只有三面雕刻佛像,另一面镌刻文字,为“万佛宝塔”四字。此地佛像非常有争议,至今没有准确的解释。

第四部分为倒梯形的承接石块,也是上部石块的佛座,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佛座的边缘,有着清晰的曲线纹路,设计的非常精美。

第五部分为上方的长方形站立四方佛的佛龛石块,此处也采用的是沉雕工艺,不过一改下方的葫芦佛龛门造型,而是采用劵拱门式佛龛门造型,佛像面容依稀可见,身姿线条非常明显。也是三面为立佛,另一面刻写文字,现在已经模糊不清。

第六部分就是塔顶部分,为花瓣塔刹。整座佛塔多处已经斑驳,甚至出现开裂和剥离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文物,我们只能且看且珍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