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微古城有一座具有代表性的石牌坊建筑

发布日期:2020-01-16
在中国安徽曾经的徽州古城,也就是现在的安徽黄山南麓的歙县徽城镇,从“阳和门”而入,有一座许国大学士石牌坊(许国石牌坊),俗称八脚牌楼,为许国大学士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为自己所建牌坊。

许国,字维祯(公元1527-1596年),歙县人,嘉靖已丑年进土,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隆庆年间,明王朝曾赐他一品服出使朝鲜。万历即位,进右赞善,充日讲官。“赞善”,只不过是个入侍太子的官名,而充任“日讲官”,在皇帝身边讲经论政,则是他飞黄腾达的一个重要阶梯。不久,果真“御笔”亲书“责难陈善”四字赐赠,颇受宠爱,青云直上。万历十一年即以礼部尚书兼乐阁大学士入赞机务,开始成为明神宗朱翊钧的内阁重臣,不久又加封太子太保,改授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十二年九月,又因云南平逆“决策有功”,晋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成了仅次于首辅申时行的次辅。


安微石牌坊

许国大学士因云南平叛决策有功,晋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被赐建牌坊。原本一般百姓只能建造四脚牌楼,许国用了“先斩后奏”的点子,拖了牌楼七、八个月的工期,使得皇帝好奇说出:“这么长的时间,别说四脚,八脚牌楼都可以建好了。”皇帝金口一开,许国顺水推舟赶紧谢主隆恩,妙计使得这座原该皇家等级的八脚牌楼,合法化成为他独有的牌坊。

许国石牌坊是仿木构造建筑的石雕建筑,设计结构严谨,造型高大巍峨,款式新颖特别,布局合理坚固,其形和制实为国内唯一,主要是因为八角牌楼并不多见,本身用于皇家石牌坊,但是许国巧妙利用帝王催促之语,但是又不敢与宫殿八角牌楼形似,以免忌讳,故别出心裁,用这种口字形的平面设计来完成。许国石牌坊南北总长11.54米,东西总宽6.77米,总占地面积为78.13平方米,牌坊高为11.4米,整个建筑高大巍峨,雄伟壮丽,四面八柱,各联梁枋,四百年的历史让整座牌坊看起来古朴而老旧,斑驳的石壁上面图案分明,又似乎诉说着它依然年轻的不朽画面,周围随处可见的游人可从牌坊下方穿过,抬头望向天空,牌坊带给人的震撼与迷离宛如隔世。

仿古石雕牌坊

仿古石雕牌坊

整座石牌坊呈长方形敞开制式,整个牌坊可以看成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的石牌坊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石料的选择方面,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青石加工,看起来非常的坚固,并且给人一种独特的古色古香韵味,几百年以后的今天,见到这样的牌坊,依然不会感觉到其有落魄之色。

石柱各为50公分见方、七米多高(上层另有承接柱四米多高),梁枋、拦板、斗拱、雀替也都采用大块石料,大多为一体成型。这些大石料重量相当可观,有的每块重达四、五吨,如此笨重的石料,在空中接榫合缝,足见当时建筑技术已达到相当的高度,也是中国石雕建筑的奇迹。


石牌坊

许国石坊雕饰相当精致,每一方石柱,每一道梁枋,每一块扁额,每一处斗拱和雀替,都饰以精美的雕刻,用对称的锦纹,图案,错落有致,形态多样,造型优美,设计多姿。成双结对的彩凤珍禽,翱翔于雕梁之间,千姿百态的游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十二只倚柱石狮,前后各四,左右各二;雄踞于石柱之上,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石牌坊结构

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表现出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准,其四柱三楼冲天式石坊形制,结构稳固,造型丰满,加上仿木构建筑彩绘的雕饰,图案如鱼耀龙门、巨龙腾飞、花鸟虫鱼、大好河山等画面一应俱全,妙笔生花。每一个石雕图案都有意涵,刀法娴熟,艺术价值无限,在文字方面,石坊上所有题字,全部是馆阁体、擘窠书,相传出自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手笔。清人吴梅颠《徽城竹枝词·咏八脚牌楼》一诗有“八脚牌楼学士坊,题额字爱董其昌”之句可以证明这一点。此石雕牌坊历经明清数百年,在石牌坊建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全国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