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乡有那么三座石雕牌坊

发布日期:2020-04-01

不仅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建筑形式,也因其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广为传播,在国际上被视为中华民族象征性的标识之一冯骥才先生在《古风--老牌坊》一书中评价古牌坊"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是'一部石头的史书'、更是中华名族文化的载体、凝固的音乐和艺术的瑰宝。

石雕牌坊造型

在新乡市,有听闻比较著名的三座石雕牌坊,分别为功德坊、恩锡九源坊和七世同居坊。我们可以一同来了解下这三座石雕牌坊的特别之处。

七世同居坊是位于饮马口附近的一座石雕牌坊,是建于清光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牌坊高10米,宽8.5米,横于街心,三孔四柱,是一座为青石砌筑的仿木建筑,运用了各种雕刻手法,图案也非常精美。

新乡石雕牌坊

这座牌坊相传赵珂治家有方,七代同堂不分家 ,加之赵珂曾带领家丁到滑县配合清兵平息白莲教有功,道光皇帝为表彰时任六品道员的赵珂祖孙七代同堂及其军功,特降旨准予赵珂在当地修建石牌坊一座,立坊铭志,以昭示后人。

新乡石雕牌坊图片

功德坊也称尚书坊,始建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是新乡规模最大的一座三门牌坊,刻有“二龙戏珠”之上,并写着“圣旨”二字,在中层我们可以看到有楼阁亭台与仕女图。并且这座石雕牌坊还雕刻有小狮子24对,石坊右侧刻有“文官下轿”,左侧刻有“武官下马”,上刻“皇明晋增荣禄大夫,礼部尚书翰林院侍读学士”郭昌功德坊。

石雕牌坊图片

恩锡九源坊,又称郭家墓神道牌坊,始建于明代,在1963年,因为新乡处理水道而受到损坏,现在仅仅留存中门和西侧小门,可见它比赵家牌坊小了很多。在整座石雕牌坊雕刻有狮子绣球、麒麟、玉兔、祥云等图案,在古代时期,能有这样的雕刻手法,可见古人也是非常厉害。通过相关资料了解,该牌坊是皇上赐给礼部尚书的一位官人。
新乡石雕牌坊聚集了手工雕刻,美术绘画,书法艺术多种艺术,通过雕刻方式,让作品在牌坊中出现,在古代,文人大部分在中原一袋,这里的文人多而密,长期的文化交流,很多习俗都发源于此,而这些石雕牌坊都是有记录着这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