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天宁寺庙,你去过吗?

发布日期:2020-04-20
天宁寺位于南通市学堂街,始建于宋,曾名报恩光孝寺、天宁报恩光孝寺,明宣德五年(1430年)大修,天顺元年(1457年)改称天宁寺。现存山门、金刚殿、大雄之殿、药师殿及光孝塔。

天宁寺

山门正前,建有照壁:壁面金黄,壁顶青瓦;上题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山门厅内,石狮一对,分列左右,在殿正前,摆放着一个宝鼎:最底层是滚圆三足;上两层则是鼎檐六角。在石雕香炉的左侧,则有放生池。放生池内,摆放滴水观音。另外我们绕过香炉,便是大雄殿了。

南通天宁寺

大雄之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6.45米,进深四间16.45米,为唐、宋小型殿堂常采用的形式。檐柱高4.34米,金柱高6.53米,内外不等高,为厅堂规制。前檐柱础为覆盆式,刻减地平鈒缠枝牡丹,其上原有木櫍,已糟朽,形制古朴,是为宋代遗存,东南金柱下直径90厘米的素覆盆石础也是宋代遗物。殿内六根瓣形内柱极富特色,与现存宋构宁波保国寺的瓣形柱所不同的是,前者十二瓣,后者八瓣。斗栱为四铺作单昂。转角铺作的后尾与正、侧补间铺作后尾用两个令栱交接,以承载翼角,这种搭接形式很有特色,是一个难得的实例。梁架结构中的蜀柱和叉手、生头木、通长替木等,都是宋式做法。虽从明宣德年间以来曾几次大修,但总体看来,此殿仍可算作宋代建筑遗存。

寺庙石雕

穿越大雄殿,就是藏经楼:上下两层,左右五间。原为药师殿,供奉药王孙思邈。藏经楼内,置立玉佛一尊,为华侨居士所捐;内藏《大藏经》一部。

光孝塔位于天宁寺西北隅,在江苏南通,其历史最久,有“未有城,先有塔,前人就塔建城”之说。光孝塔亦称支提塔,此塔建于公元864年即唐咸通五年,后历代修葺,明宣德五年(1430年)及天顺年间(1457-1464年)都曾重修,为五级八面砖木塔,塔身颀长玲珑,为濠河西北一景。

寺庙香炉

这是一座有着唐代古风,千年古塔,天宁寺是南通年代久、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好的一座佛教寺院,也是南通江海地区现存的三座唐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