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都会修建一座家族祠堂

发布日期:2020-09-28
在各个农村里,我想都会有那么一座家族祠堂的存在。有句话说的好:没有传承就没有根。没有祖宗就会忘了一切,中国历来都是讲究以孝当先,以血缘为基础,而宗祠祠堂就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派位,是以一种崇敬和缅怀祖先的意义。因此祠堂成为了团结族人的一个重要场所而兴建,是一个家族的象征之处。

宗祠文化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人人文根基,它涵盖了祠堂、祠产、祠约、祠堂建筑规制、祠堂陈列格式、祭祀礼仪,以及宗谱家乘、行派世系、传记事略等领域,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祠堂

宗祠的兴废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在破“四旧”的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宗祠及宗祠文化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盛世修史,宗祠复兴也应运而生。各村的孝子贤孙,克己复礼,为复兴宗祠拼搏不已。

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地从尊宗敬祖,人们对保护文物的艺术和资料价值的重视,纷纷重修宗祠,既保持原真性和完整性,延续其传统特色和环境风貌;又结合区域地理,丰富宗祠文化内涵,通过和谐的建筑风格,引发民众内心的认同感,升华为心灵的归宿。

宗祠祠堂

宗祠祠堂

农村祠堂的兴建是讲究采光,这也是一种风水的需求,因此它的设计格局一般要很认真去设计,不能太过随意比如开三门,开天井等。特别是祠堂所需要的一些石雕是不能少的,一些比较大型的祠堂,比如祠堂外墙都是需要用青石浮雕墙来装饰,殿前以石龙柱作为顶梁柱,门前的石狮子的摆放,石雕香炉的需要,以及祠堂门前的石雕照壁可以雕刻各种图案,麒麟却是祠堂石雕照壁雕刻的常见动物,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麒麟脚站跪姿势应该要按族人官阶品位而定。

祠堂建设

另外有些祠堂门前也会为取得功名的族人设立旗杆石,作为后人学习榜样,激励后人积极进取。后人可以通过了解祠堂的格局,进而了解村庄的发展历史。竖立功名旗杆的资格因地而异。再来就是祠堂石雕牌坊,一般看当地经济情况而是否考虑建立石雕牌坊。
祠堂这样的一种建筑在南方地区比较盛行,特别是在广东福建海南这一地区是非常普遍,在福建笔者所生活的城市,村里有一个姓氏的祠堂,一个镇上有一起筹建的庙宇。而这些祠堂庙宇的兴建就是人们的一种寄托,它用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来诠释一个村庄的时代文明,人们也可以通过一个祠堂,来简明的了解一个村庄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农村祠堂的兴建都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