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是一种外来的建筑形式,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传来的。据佛经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弟子们将其焚化,结成了许多舍利子,这些舍利被8个国王分别取走,并建塔供养。其后,佛教徒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也纷纷建塔供养。古印度将这种塔称之为“窣堵婆”,意为坟冢。
小石塔
塔的用途一般是用来供奉佛像和高僧的舍利子,同时也能起到弘扬佛教的作用。我国古人建造的塔一般都是佛塔,在唐朝初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时候,得到了当时唐朝君王的大力推崇,因此从唐朝开始佛教就兴盛起来,为了满足善男信女和僧人的需要,在全国各地都建了许多寺庙,而基本上每座寺庙都有一座佛塔。
舍利塔
一般来说我国的佛塔会分为三个部分,底下层是地宫,里面则是会存放和尚的舍利子和一些佛经书籍,还有一些重要的佛教里的法器。那么第二层则是佛塔的主要部分,一般石雕佛塔的雕刻内容都会在这个塔身展现出来,也就是会雕刻很多佛像雕塑。除了有许多佛像供人们瞻仰之外,还可以让人们登高望远,欣赏一下周围的景色。塔的顶端就是塔刹,是一座塔的高处也是一种装饰效果的作用。
惠安石雕佛塔
从古至今,古塔其实也是有发生很大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喜欢登上塔顶观看风景,有的读书人还诗兴大发,随手在塔上题诗一首,或者留下自己的名字以做纪念。那如果你是在海边看到一些佛塔独自建立在那,那么这种塔就是一种导航的作用,在远方的船如果能看到这座塔建筑,那么就意味着热门即将到达港口。如果一座城市里,高高的耸立着一座大型的佛塔,不仅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形象,也成为了该地方的重要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