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寺院石雕产品及其文化意义

发布日期:2019-08-01

人们常说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你可以将这企业理解为公司、工厂,但也可以理解为一切由个体、非个体组成的组织。我们常说的宗教肯定不是开始就是一大批人,信众遍布各地,而是通过某种方式让不断人相信可从中获得自己所认可的东西。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时一开始也没有打算要让全球都有自己的信众,而现在遍布全球各地的佛教场所、僧众毫无疑问将这种情形变成事实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佛教能保持千年的发展,靠的不是人力、钱财,而是文化,这种文化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呢?随着佛教在世界各地的流传,大大小小的寺院拔地而起,建造寺院不只是有一座房子就可以了,还要有各式各样的法器,室内室外的都需要。石材雕刻的东西就是很好的室外摆件。比如石雕香炉、石雕佛塔、石经幢、石雕龙柱、石制莲花台、出食台等等。他们每一样的存在都是必不可少的。

大理石石牌坊

石雕香炉在佛教场所的作用传达心声。人们进到寺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烧香拜佛,将自己的祈求通过袅袅的炊烟传达至诸佛菩萨的耳中,希望得到菩萨的保佑。对于修行者来说,焚香的意义不只是表达心愿,而是一种修行的方式。所谓焚香净心就是将在这清单的香气中忘却世俗的烦恼,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

石雕佛塔也好,经幢塔也好,都会在上面有明显的历史痕迹。佛塔会考虑到当时建筑审美风格而建设,经幢塔则要刻写相应的经文,后代人们通过解读每一座不同的石塔,而了解那个时代的佛教处于一种什么状态,这就是石头的力量。摆放在大殿门口的出食台是众僧分享给佛陀降伏的鬼母神食物的地方,庭院内的石灯意在为夜间行人照亮脚下的路,也是寓意着佛法会带领大家走向光明,走向无灾无痛的世界。

三门牌坊

宗教、祠堂建设的使命就是将一个地域、一个宗派的思想文化永久地传承下去,而木头容易腐烂、纸质更不用说,所以天然的石材就成为了大多数这类场所用来长久传递文化思想的保障。这些地方在寻找相应的制作商时,常常会找福建那些经验丰富的厂家来合作,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福建是宗教雕塑的制作基地之一,各类宗教场所雕像、法器、摆件等都可以采用石制品制作。作为佛教寺庙最常见的石雕必定属于佛像雕塑,佛像是佛学宗派及文化传承的核心。僧众、信众、游客们烧香拜佛、观佛悟法都会需要看到佛像。一尊制作精致的石雕佛像不仅能够将佛像的神韵由内而外的展现出来,并且这种在历史中经过各种考验和洗礼传承下来的工艺水准都受后人学习的榜样。在历经层层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积累丰富经验的石雕制作商,一般的新手企业是无法做到的。制作石雕佛像,最关键的是在于对佛像的了解和实际操作层面的把控,只有做到这些才有可能雕好一尊佛像。

石香炉

佛学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一个普通人穷尽一生,也无法洞悉其中全部的奥秘。如同石雕制作一样,雕刻技术是基础,如何在不可逆的石头上雕刻出一尊符合佛经中记载的佛像样子,是非常非常难的。时间不仅能磨练技术,还能让人在不断雕塑佛像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每一尊佛的伟岸,对于佛教文化思想会有更深的理解。也因此,这些经历过大量的磨练所雕刻出来的佛像在佛像神韵的塑造和展示上能够高人一等一点都不例外。除了佛像雕塑外,寺院石雕还有浮雕、龙柱及其他石雕,在浮雕制作方面,惠安的厂家可以说是很高的,但这是基于成本方面而来的。优秀的浮雕作品一定是手工雕刻出来的,而且通常都不只是浮雕技术一种,而是浮雕和镂雕相结合,使得石板上的图案立体感更强,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出图案的内容。这种技术在其他地方是几乎没有的,在福建这项技术最成熟,部分由福建出去的雕刻石匠由于受环境的影响,也比较难做到福建惠安的这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