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庙石雕施食台释义

发布日期:2019-08-02

出食台是一种寺院场所内很常见的法器,许多去寺庙的人都叫不上它的名字,认得出是什么东西的人也不一定知道是作何用的,更不要说出食台的来源了。南无阿弥陀佛虽然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包括如来佛祖、佛教这些名词,对于三岁小孩都有可能知晓一些。但是众多佛教常用的法器、佛事用品,很多人可能见都没见过。

施食台

文章现在提到的出食台是一种由花岗岩石材加工制作而成的,摆放在寺院大雄宝殿两侧,用以盛放食物的用品。所放的食物最早是给以为叫做鬼子母神的佛教弟子食用,后面逐渐成为寺院建筑的一种必须摆件,其寓意也逐渐转变为寺院为八方群众提供食物。当然,实际上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将食物放在那个上面,任由大家取用,而是表达出一种佛家也是心系天下人的。随着石雕的不断向前发展,现在的出食台造型丰富多样,使用的石材涵盖多种天然石材。

花岗岩施食台

行业统计,现在可用于制作出食台的材质有各类花岗岩、大理石、砂岩等。其中以花岗岩的采用量最大,大理石和砂岩则相对少些。大理石一般表面会带有很多不规则的花纹,少数汉白玉石除外。砂岩在惠安雕刻早期时间会偶尔采用一些,而后由于粉尘太大,对人的身体损害极大,因而现在很少会有砂岩雕刻品。所有,若以使用的材质种类来区分出食台种类的话有花岗岩施食台、大理石施食台、砂岩施食台等。花岗岩的种类有很多,一般根据颜色进行分类:白石、青石、红石、黑石、黄石等,不同颜色的石头制作成不一样的施食台视觉效果。

出食台摆件

在外观形式上,不同的寺院一般也会定做极具个性化的施食台。出食台一般为石柱,一般由柱础、柱身、承露盘三个部分组成。最常见的施食台造型为底座是一块四边形的板,上面是一个单层的俯莲台,莲花瓣会相对较大,通常这种莲花瓣会做成双瓣的,更饱满许多。柱身部分则雕刻七宝如来大名以及本师释迦牟尼的法名,一般这些雕刻的文字都会上好金漆。有些寺院需要定制符合寺庙风格的,也只是在这种表现方式上进行一些调整而已。当然有些调整比较明显的也有,那就是把底座调高,内容更加丰富,比例突破常规造型。也有一些要求比较高的寺院,会将出食台的八面都雕刻上对应的佛像法相,法相下面是对应的佛像名称。施食台的承露盘一般会由三层莲花瓣叠加而成,呈仰莲形态,大小直径与底座相差无几。石材雕刻而成的施食台,其柱心刻的如来名字,其中就含有四方佛的名称,因而在摆放施食台时,要按照相应的方位去摆放,以免贻笑大方。